一、核心原則:先明確 2 個 “關(guān)鍵目標” 選擇精度前,需先厘清兩個核心問題,這是精度選型的基礎: 目標 1:需截留的雜質(zhì)粒徑 過濾精度必須小于或等于 “需去除的最小雜質(zhì)粒徑”,才能有效截留目標雜質(zhì)。例如: 若水中需去除的泥沙、懸浮物粒徑多為 10-50μm,精度需選≤10μm(如 10μm 或 5μm),避免 5μm 以下雜質(zhì)漏過; 若涂料中需去除的顏料團聚顆粒最小為 20μm,精度選 20μm 即可,無需選更高精度(避免過度過濾導致流量下降、成本浪費)。 Tips:可通過顯微鏡觀察、激光粒度儀檢測等方式確定雜質(zhì)粒徑分布。 目標 2:下游設備 / 工藝的保護需求 若過濾目的是保護下游精密設備(如泵、換熱器、噴嘴、反滲透膜),精度需以 “下游設備允許的最大雜質(zhì)粒徑” 為標準,通常比設備耐受粒徑小 1-2 個等級: 例 1:下游噴嘴孔徑為 100μm,需選 50-80μm 精度(防止雜質(zhì)堵塞噴嘴); 例 2:反滲透膜允許的最大進水雜質(zhì)粒徑為 5μm,需選 1-5μm 精度(避免膜污染、延長膜壽命)。 二、關(guān)鍵影響因素:3 個 “工況限制” 需規(guī)避 確定目標精度后,還需結(jié)合實際工況判斷該精度是否 “可行”,避免因工況不匹配導致過濾效率下降或設備故障: 1. 流體粘度與雜質(zhì)含量 高粘度流體(如機油、糖漿、涂料):若選過高精度(如 1-5μm),會導致流體滲透阻力大,過濾流量急劇下降,甚至無法正常過濾。此時需適當降低精度(如 20-50μm),或通過加熱降低流體粘度、增加過濾器數(shù)量(并聯(lián))提升流量。 高雜質(zhì)含量流體(如污水預處理、工業(yè)廢水):若選過高精度,濾袋會快速堵塞(幾小時內(nèi)壓差就超過 0.1MPa),需頻繁更換濾袋,增加運維成本。建議分 “兩級過濾”:先選低精度(如 100-200μm)預處理,去除大部分大顆粒雜質(zhì);再選目標精度(如 10-50μm)精細過濾。